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法学院系与基层法院的交流实践,不断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共同培育全方位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学人才,2023年5月28日,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太平洋在线会员官方网2023年模拟法庭竞赛决赛的同学们首次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敲响法槌,这也是模拟法庭竞赛举办九届以来第一次在真正的法庭开展竞赛,同学们得以在学生阶段就在真正的法庭拥有沉浸式庭审体验。
法学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模拟法庭竞赛可以使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运用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与程序法,提高法学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自从今年3月我校与青白江区人民法院开展合作共建以来,共同承办模拟法庭竞赛即开启了双方合作共建的序幕,从竞赛案例的遴选到对法庭庭审环节规范性要求进行培训而开展的法官讲堂,从初赛司法文书的匿名评审到决赛专家评委的邀请,都离不开青白江区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今年的模拟法庭竞赛是历届比赛中报名团队最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共组成18支团队报名参赛,学生参与度高、参赛范围广。经过初赛的司法文书评审和复赛的激烈角逐,魏琼老师指导的3号杜星瑶团队和杨道现老师指导的8号邱旭团队杀出重围,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本次模拟法庭竞赛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德荣,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秦际友,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向煜暄三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庭审专家作为决赛阶段的专家评委。太平洋在线会员官方网副院长雷斌副教授莅临决赛现场,法学系主任魏琼副教授和杨道现老师作为决赛队伍的指导教师随队参赛,模拟法庭张荣荣老师全程参与了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决赛正式开始前,张德荣副院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高校模拟法庭比赛在提升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其表示青白江区人民法院作为法学实践的前沿阵地之一,乐于为高校模拟法庭竞赛提供司法实践最真实的审判环境,希望参赛选手们全力以赴,将所学的法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素养和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张德荣副院长致辞
太平洋在线会员官方网雷斌副院长对青白江区人民法院对我校模拟法庭竞赛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实战锻炼的难得机会,再接再厉,在决赛的庭审辩论阶段能继续保持昂扬的状态,稳扎稳打,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出交大法学学生的风采。
雷斌副院长宣布决赛正式开始
随着参赛选手与工作人员的就位,决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决赛采用对抗赛制,共分两场比赛,第一场比赛由8号团队的原告对阵3号团队的被告,第二场比赛由3号团队的原告对阵8号团队的被告。模拟庭审分为开庭前的准备、入庭仪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五个阶段,各团队参赛选手应在赛事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举证质证,并依据法律和案例给定的证据材料对案件争议焦点展开法庭辩论。因而,实战性模拟庭审充分考验了各参赛队员赛前准备及赛场上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
第一场法庭辩论
在两场比赛中,两支队伍的原告和被告的庭审表现精彩纷呈、可圈可点。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和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对对方出示的证据在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三方面进行有力驳击。在法庭辩论阶段,围绕竞赛案例的争议焦点原、被告双方分别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意见,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恰当地运用法律条文、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表达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充分展现了交大法学学生昂扬的风采与团结拼搏、互助共赢的精神,赢得了评委们赞许的眼光。
第二场法庭辩论
两场激烈的模拟庭审结束后,张德荣副院长、秦际友专委和向煜暄庭长分别进行了心证公开及综合点评,他们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在模拟庭审中的表现,肯定了他们在备赛阶段和模拟庭审辩论阶段的辛苦付出,认为刚刚接触法律学习时间不长的同学们就能有这样的法律运用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事实归纳能力非常难得。同时,他们以自身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如举证环节证据的展示问题、审判长法槌的使用问题等,专家们的字字箴言,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宛如聆听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专家评委点评
法学系魏主任总结发言
赛事已经接近尾声,张院长宣布了本次模拟法庭竞赛的成绩和获奖情况:
荣获一等奖的是冠军杜星瑶团队和亚军邱旭团队;获得二等奖的是张菁妤团队和郭诗颖团队;叶丽萍团队、江淼团队、吴新茹团队、黎诗意团队荣获三等奖;孟静雯团队、奉钰团队、王莹团队,杨紫欣团队、彭焱团队荣获优胜奖。各位领导、专家评委为获奖团队及代表一一颁奖并合影留念,对于获奖同学的鼓励和肯定,将让交大法学学子在法律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张副院长为冠军团队颁奖
诚然,台上是法学学子模拟庭审的青春风采,台下是庭审专家评委的专业与严谨,但同为法律人,永远一致的是尊崇法律的信仰和坚定捍卫法律尊严的决心。2023年模拟法庭竞赛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在探索创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审判实践与法学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高校与法院的多层次合作共赢、加快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动“法院-院校”资源互通、人才互促,加强法学教育和司法实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
全体人员合影